公司副总经理党国栋获山东省创新榜样荣誉
根据常态化开展“发现榜样”活动工作部署,今年3月份以来,省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发现榜样·创新聚力在一线”专题活动,聚焦全省“十大创新”重点任务,发现、推广、宣传在创新一线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和榜样人物。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广泛动员,从基层党支部开始,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推荐发现榜样人选。经过逐级推荐、审核把关、综合比选、征求意见、公开公示,确定省级“创新榜样”104个。公司副总经理党国栋上榜。
“打破聚砜系列树脂材料的国外进口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一直都是浩然追求的目标。而研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也是浩然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把研发成果实打实的产业化,也是我毕生的工作主题。”这位从国内知名院校全职走进企业研发生产一线的大学教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地为企业、为社会做着贡献,他就是山东浩然特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国栋。
在浩然成立之初,聚砜市场全部被国外供应商垄断,国内需求基本依赖进口,虽然国内有高校院所可以研发出具有一定分子量的聚砜类树脂,但产业化生产始终难以实现,国外不在国内设厂,产业化工艺、设备、参数国内空白,想要生产便只能自己摸索。即便如此,党国栋带领的研发团队还是自信满满,“没有技术,我们就自己研发;买不到核心设备,我们就和工程师、车间工人一起实验改造,找厂家定制设备。实验室里我们已经研制出这种材料了,进一步将之变成产品,推向市场就好。”
然而,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的过程中,产品仿佛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一样四处碰壁,给最初的自信不断浇上一盆又一盆的冷水。高校院所技术和企业需求之间有落差,生产出材料品质可控性差、生产效率低……生产线只好建了拆、拆了建,研发资金投入了近1亿元。
从技术人员到工程师,每个人都压着一口气,势必要拿出优异的生产技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多少创业故事都在这三而竭上戛然而止。但面对前几次的失败,党国栋有自己的看法:“前几次虽然失败了,但是每一次都有进步,每一次都更接近成功。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团队有研发力,有毅力,这是我们的生命力所在,一定会破土成功。”
最终,在研发的第四年,聚砜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正式投入产业化生产,成为了国内首家也是目前首家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砜树脂千吨级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凭着上乘的质量和优越的性价比,浩然特塑一下冲到了国内市场的前端,产品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首名,不少厂商慕名而来,浩然特塑的跃升大门由此打开。
“市场占有率首名”这些字眼,更成为党国栋带领团队不断研发的动力。只有不断进步,保持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才能更好地跟上市场的需要。
随着国内市场对聚砜类树脂需求量不断增长,多行业聚砜产品应用领域不断开拓,一个接一个订单“砸”上门来,成了浩然“甜蜜的负担”。这其中除了过硬的产品品质保证,更有党国栋研发团队贴心服务的功劳。作为负责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的党国栋,变成了上门送服务的“售后服务专员”。原本客户收到聚苯砜产品后,如果在加工制作奶瓶、餐具等产品时遇到问题,由销售人员进行问题描述或者远程传送照片,寻求研发团队帮忙解决问题,抛开双方时间、地点距离不谈,单是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各有所长”,就让本不难的问题变得麻烦起来,为了既做好产品研发,又不让服务“拖后腿”,党国栋亲自为客户进行售货服务,真正做到用过硬的产品品质让客户放心,简单直接的服务方式让客户安心。
眼下,医疗材料市场蓬勃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不少医疗器械主要原材料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医用级聚砜就是其中之一。凭借聚苯砜这个过硬的产品产业化经验支撑,党国栋团队把目光投向到了医用领域高端聚砜研发工作上,再次踏上医用级聚砜树脂“国产化”征程,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了医用级聚砜原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重点开发血液透析用聚砜膜专用树脂规模化生产,项目完成后,将实现进口替代,助力国内血液透析器等高端医用制品实现完全国产化,为国产医用级聚砜产业化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在新材料这个领域,虽然像“Horan”这样的国产品牌慢慢在高端市场扎下了根,但客户还是习惯性更信任国际大品牌,党国栋将带领研发团队不断突破创新,争取研发出更多的自主产品,替代进口。实现原材料国产化这条路虽很漫长,但他一直在路上。